阅读:2096回复:12
中沙百年古屋—尚德堂
桂平中沙镇东乡有一尚德堂古民宅,是桂平市政府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据当地村民讲解,这古民宅是清朝年间一大地主的房屋,现今还有保存全好的古建筑、西洋进口的玻璃等。
——尚德,小可以兴家,大可以兴国。 广西桂平市中沙镇的尚德堂,别名寺堂庄。据韦家族谱考证,尚德堂由中沙镇南乡大族韦氏正钰公后裔韦学通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韦学通的儿子韦如遂及孙子韦嗣棠续建,经过了三代人的艰苦建设,历时18年才竣工。这庄园豪宅坐落在中沙镇南乡村南面,占地面积30多亩,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历史上大富豪不少,但大多数最初兴盛了,然后就走向衰落。富甲一方的尚德堂因为尚德而没有衰落,它的德根德魂,也正是传统美德之根之魂。 距桂平市区87公里。沿玉贵二级公路到玉林北市镇转往中沙镇可到达。是历史文化类人文旅游景点。尚德堂,别名南乡大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该建筑群规模宏大,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建筑分为正厅堂、侧厅、内室三个部分。正厅堂又分为前厅、中厅和后厅,主要为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后厅的背后是洋楼,右边的侧厅是平常接待闲客的地方;左侧内室是主人的居住之所,其中有闺房、绣楼等。大屋共有99间房屋,房屋幢幢相接、房房相通,曲径回廊,陌生人如入迷宫。整个建筑群的建筑艺术风格非常有特色,而且装饰艺术堪称一流,所有的屋脊上都有考究的花草浮雕,特别是封檐板所刻饰的山水、花鸟、人物浮雕更精美。建筑的墙上壁画内容丰富多彩且画工精细,洋楼上的西洋壁画是屋主之子留学英国所带回来的异国风景画。大屋的东、南、西、北角均建有了望楼作建筑的防御外敌之用。 尚德堂尚建筑之德 尚德堂这座气势恢宏的富豪庄园,既古朴典雅又华丽端庄。现存还有“大夫第”(即芝兰庄)、“明府第”、欧式的“松柏庄”、“当铺”等清代建筑,当中建筑的图纸小部分是韦绍棠留学日本时,买得日本天皇皇宫式设计图纸作参考。因为光绪二十八年,韦嗣棠任广东知县时(见《桂平县志》卷四十一,纪人编),因公事面陈朝廷,北上北京,大开眼界,并按照故宫建筑风格建尚德堂,这些建筑中西合璧,西为辅中为主,形成了不尚洋不尚外、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尚德堂尚建筑之德,德魂就是德根。 豪宅以上、中、下三座为主体,上座有七彩屏风遮隔,中座宽敞轩昂,掩映在巨幅画屏之间,下座左右有两个卫厢,可供乐队演奏。这三座主宅都是琉璃瓦屋顶、红木格条,脊上展龙飞凤,屋内雕梁画栋,属典型的中式建筑。 |
|
|
7#
发布于:2012-04-14 22:34
图片:调整大小 DSC_0342.JPG ![]() |
|
|
8#
发布于:2012-04-14 22:33
图片:调整大小 DSC_0314.JPG ![]() |
|
|
9#
发布于:2012-04-14 22:33
图片:调整大小 DSC_0298.JPG ![]() 尚德堂尚书香之德,韦家的子孙后代大多成才。南乡周围的乡里乡亲,以韦家子孙为榜样,鼓励他们的孩子成才。尚德堂的长工和家丁与尚德堂的子孙平等相处,并从主人的身上学德学文学做人,人穷志不穷。 现在,尚德堂的子孙在外地学有所成,他们在外也挂念尚德堂,常以尚德的信念为国家作出贡献,其中在海南和广东等省的大企业家就有韦振岳、韦智媛、韦雄等。 尚德,小可以兴家,大可以兴国 过去,富丽堂皇的尚德堂虽是个大富豪之家,家有万贯和庄园豪宅,他们的子孙却不以传承祖业为荣,而是以尚德为荣,并不是为富不仁。后来,尚德堂的子孙主动把这座庄园毫宅分给了当地贫苦百姓居住。可惜解放初期,没有把尚德堂当文物古建筑群保护,致使其有所损坏,所幸的是,她现在大体还不错,小部分因失修小断小塌令人心痛。现在,在尚德堂的周围,南乡村村民的生活改善了,建了不少楼房,但尚德堂依然保持着历史的风采和传统文化的风骨。村民们都说,我们是沾尚德堂的光,沾它的尚德之气,并借改革开放的政策,小可以兴家,大可以兴国。 尚德堂的德根德魂底色不退,耐人寻味。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