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149回复:0

个人摄影学术交流作品《贵州行之——西江千户苗寨篇》-047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3-09-28 17:19


图片:调整大小 IMG_20230910_194558.jpg



     西江千户苗寨,地处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景观村落、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5.5平方公里,距雷山县城25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市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紧邻沪昆高速公路、凯雷高速公路,开通了贵阳、荔波、凯里高铁南站、都匀东高铁站、镇远古城等地直达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直通车,交通十分便捷。

图片:调整大小 IMG_20230910_202036.jpg



      西江千户苗寨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西江千户苗寨主要景点有西江苗族博物馆、鼓蔵头家、活路头家、酿酒坊、刺绣坊、蜡染坊、银饰坊、观景台、噶歌古道、田园观光区等。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图片:调整大小 IMG_20230910_202725.jpg



      1982年,西江苗寨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西江千户苗寨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2022年8月显示,西江千户苗寨为4A级旅游景区。

图片:调整大小 IMG_20230910_211859.jpg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全寨共有1400余户、6000余人,苗族人口占99.5%,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苗族农耕、节日、银饰、服饰、饮食、歌舞等民风民俗世代相传。西江千户苗寨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成为全世界典型的苗族吊脚楼村寨,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著名的作家、学者余秋雨先生点赞这座苗寨风情——“以美丽回答一切”。

图片:调整大小 IMG_20230910_212336.jpg





图片:调整大小 IMG_20230910_231336.jpg





       西江千户苗寨先后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文化生态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十佳旅游镇(村)最美“原生态”露天博物馆、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文明生态景区、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贵州十佳提升样板景区、贵州十佳夜游地标、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新商机最受海外游客欢迎的内地旅游目的地等殊荣。

图片:调整大小 IMG_20230910_222336.jpg





图片:调整大小 IMG_20230910_231056.jpg



     西江千户苗寨带动景区及周边村寨开办农家餐馆 200余家、民宿客栈 300余家、旅游特色商品销售 160余家,特色小吃店 170余家,直接和间接带动当地群众就业 2.3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景区服务工作的有 3000余人。建立寨内群众优先就业机制,景区聘用人员优先考虑寨内人员就业,西江旅游公司有805名员工,其中410人来自西江村,占到了公司员工总数的50%。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基金,从西江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和奖励基金用于发放给村民,2011年以来户均累计分红超过了10万元,1400余户6000多群众直接受益。在西江苗寨,98%以上的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西江苗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7年的1700元增长到2021年的20300余元。西江千户苗寨被列入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模式连续两年在贵州省旅发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西江模式”被列为贵州改革开放40年40事典型案例,雷山县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扶贫优秀案例。

图片:调整大小 IMG_20230910_230630.jpg





图片:调整大小 IMG_20230910_232620.jpg

传承桂平生活,营造都市活力! 时空快讯DM广告,名片、写真、喷绘、车贴、菜牌、招牌设计制作,各类演出活动策划。桂平市《浔城飞歌》音乐翻唱大赛诚招赞助商家,联系电话:13768553311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