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47回复:0

【问道白石山】白石山秘传,道教之符箓咒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4-12-31 17:06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三丽道人------梁文丽


图片:QQ图片20141231094532.jpg





一、符
「符」是将文字屈曲作成篆籀星雷之形。道教以为「符」原是天上圣神使用的文字,其后始下漏于地。
《云笈七签》卷四十五〈秘要诀法〉云:「符者,三光之灵文,天真之信也。」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云:「神符神符,泄自太无,生天生地,与道卷舒,佩奉之者,厄难消除,得成真道,身升玄都」。
又,梁.陶弘景《真诰运象篇》引杨羲手书,载紫微王夫人论述文字之迹说「神灵符书之字」即是天界神仙所用的「明光之章」
《玉诀》说(注一),神符可以用来召致鬼神,求仙致真,保国宁民。文云:「一者主召九天上帝校神仙图箓,求仙致真之法。二者主召天宿星宫,正天分度,保国宁民之道。三者摄制酆都六天之气,四者敕命水帝,制召龙鸟也 」
《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十二部〉云:「神符者,即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是也。『神』则不测为义,『符』以符契为名。谓此灵迹,神用无方,利益众生,信若符契 」是神符之使用,其观念乃由符节、符契有以启之。有关道教符箓咒印源起之探讨,请参见拙作《道教符箓咒探源》一文(注二)。今不赘述,仅述神符之墨色及其使用方法于后。
道符之书写,以笔纸之用色而言,大抵不外青、赤、黄、白、黑五色。其用笔,多依方位不同,而用不同色为墨(东青、南赤、中黄、西白、北黑);其所书写之纸、绢、木、简、器物等,其底色亦分别为上五色。不同底色有不同效用,亦有仅依方位而做区分者,其搭配情形如「朱书白素(朱笔写于白绢布上)、「朱书黄素」、「朱书青素」、「朱书黑素」、「黄书青纸」、「黄书白纸」、「黑书青缯」、「青书白绘」等等。
道经《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等等诸经,其神符中颜色与方
位之关系,或以笔色为主,或以纸绢之底色为主。如以东方青色为例,《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五帝命魔灵幡〉东边方位,其符文为「白书青绘上」,是以底色为主;但《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上〈元始青帝真符〉,青帝属东方,其符文,「青书绛绘」,则以笔色为主。再者,所用以书写符文之器物,除常见之纸、绢、木板、竹简外,亦有书于石、玉及铜铁金属板上,书于竹膜上,
书于镜子、刀剑上,书于器物甚至身体上者。至于神符之使用法,则有吞服、佩戴、投水、埋土、点、涂、洗、拭、书画、雕刻、贴挂等多种,分述于后:


图片:QQ图片20141231094529.jpg





1.吞服


道教常借由吞符以求治病驱鬼、开道悟真。这种习俗在汉代已开始了,《太平经》卷一百八〈要诀十九条〉云:「欲除病而大开道者,取诀于丹书吞字也。」又,道经中所见的吞符方式,或将神符直接以井华水吞服;或书符于竹膜上再予吞服;或将符烧灰,和于水中饮用。道经中说竹膜生于坚节内,「遂虚中而受灵也」,又说:「竹膜虚洞,七通八素玄浑之气,日月二景,光所流映,故飞精明于竹膜之上也。」(注三):实者书于竹膜,或烧符于水再吞服。此两种当是因符纸太硬,难吞且易致病,而后所取的改良方法。其兴起当较吞服为晚。《世说新语术解篇》说:「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内恶,诸医下可疗,闻于法开有名,往迎之,既来,便脉云:『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合一剂汤与之,一服,即大下,去数段许纸如拳大,剖看,乃先所服符也。」由于符纸难吞难消化,所以今日民间皆先烧成灰,置于碗水中,再饮用。
再者道经中之井华水,亦称井华、井花,系清晨最先由井中打起的水,道徒常喜欢以井华水来服药(注四),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井泉水〉云:「颖曰:井水新汲,疗病利人,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同。」道经中言及吞符者甚多,今举数例以见一斑。
《太平经》卷一百十四(所引文字,《道藏》本已佚,《见三洞珠囊》卷三引):
「青童君采飞根,吞日景,服开明灵符,服月华符,服除二符,拘三魂,制七魄,佩星象符,服华丹,服黄水,服迥水,食镮刚,食凤脑,食松梨,食李枣、白银紫金,服云腴,食竹笋,佩五神符,备此变化无穷,超凌三界之外,游浪六合之中。」
梁.贞白先生集《太上赤文洞神三箓》:
「东方震符:其神青衣,头带青冠,如女子之形。若有疑问,告人吉凶,天日未出时,以井花水向震地服符五道。
东方艮符:其神黑衣冠,以井花水卯时向艮地服符五道,神人对面言语,此符大验。
东方巽符:其神青头冠,如女子之形,大小同服,令东巽来告人吉凶,用井花水服符五道,向巽地服,自然心开意悟。............。 」《太上玄妙千金箓》.... 此十二
符,烧灰为丸,每日早晨水服之。」「右书符念咒,洁净密室内,集神,面北端坐,想北斗七星覆顶上,玄武现龟蛇入囗内,不出气书了,吹在纸上,用新笔朱砂书之。如与人,仍于咒上任意别书符二道盖之。至夜,香上度过,灯上烧灰,香水吞下,自身独寐而可应。」「〈五方圆光法〉:用五方印(印纸),烧灰调服之。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
「右阳精飞景之符,太岁之日,朱书竹膜之上,向太岁服之,三年,胃管通明,真晖充镇,灵降玉户,面
生日光,七年飞行,上造日门。右阴精飞景玉符,太岁之日,黄书竹膜之上,向太岁服之,三年,流光下映,彻照六俯五藏通明,面有玉光,九年,飞行,上造月庭。.... 」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右太一帝君解三关十二结胎内符,以本命若八节日欲行解结时,先吞此符三枚,向本命方,以真朱书青
竹中白膜生于坚节之内,遂虚中而受灵也,故书竹膜为解结节文也  」上文中所言服符之法,有直接以水服符者,有将符烧灰于水中而服食者;有将烧灰水捏丸,再以水吞服者;有书符于竹膜而服食者,有将符印印于纸上,再烧于水中吞服者。


图片:QQ图片20141231094526.jpg





2.佩戴


佩戴包括佩之于身与戴于头两者。戴于头者,常将符折迭盛锦囊,再插于发髻中;佩于身者,或带于腰,或系臂,或佩肘,通常男佩左女佩右。但亦有因其作用不同,而佩于不同方位者,如《白羽黑翮灵飞玉符》说「上灵飞玉符」佩于左肘,而「下灵飞玉符」则佩于右肘。


梁.贞白先生集《太上赤文洞神三箓》:
「将纳真符青袋盛之,于头髻中带之。」「人甲符,姓金名化形,如女人,赤青半阳,身着赤衣乘赤马.... 朱书此符于头髻中带, 思念神名,须臾悉至。」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天地别符,可以群兵万里,天下贼人有谋之者,反受其殃,有举五兵向之者,皆还自伤,亦可封,亦可
烧服,亦可着竹杖中,以尺二筒,书符素长九寸,广四寸,置符筒中,以系臂,男左女右。秘之秘之,自
非录名太极玉简之子,不得与遇。得带之者,浮游四方,厌伏万□。」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五神内宝符,太一帝君混化合景之道也,可以本命日书五符共盛着锦囊中带之,长生不死。」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元变经》:
「右东力青帝自生神烛通光灵符,以青绢九寸;朱书佩之,又书九寸符,安所住东力,安着神烛灯下,九
年,神烛自明,神符自生也。帝遣青光童子十二人侍卫己身。」
《洞真太上说智能消魔真经》卷三〈守一品〉:
「右十六符,始于八节日朱书竹膜上,平旦向王吞之,再拜,拜毕,咒愿随意,十六日止。又朱书白素,
盛以锦囊,缀头上,五年,真一相见。」「右三符,朱书素佩左肘 (女右 ),八年,三一俱见。」
《洞真太上上清内经》:
「若得身佩九天真王自然真名姓讳之人,必得上仙。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卷上:


「符朱书白素,佩之头上,又以雌黄碧带于腰之中右面也,一如太上盟科律令。」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右上皇玉天符,经大百六之厄,朱书白绢,佩之头上,流灾暴厄所不能伤,保身长命,寿同三光,佩之
九年,白日飞仙,上升太清。」
「右高上紫虚玉符,经小百六之厄,黄书白绢,佩之左肘,千妖万精,疫疠横流,灾所不能伤。」
白石洞天道人 18:57:35


《太上正一盟威法箓》:
「老君曰:紫微中合招财神符,常以丙子、丁丑、壬寅、癸卯、戊申、戊午、满成收开日,朱书带之,招
五方钱财,令人富贵,兴佑万倍.... 」
「老君曰:紫微中合镇宝神符,用前六富日,朱书带之,男左女右,所求如意。」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
「右金虎真符,太微天帝君以传金阙帝君,朱书白素,盛以紫锦囊,佩之头上以行,则制命天地群灵,神
仙敬伏.. .. 又以雌黄书碧绘长三尺,广一尺二寸,亦可都方圆一尺二寸也。又以四郭其外,并以丹锦绿厕其里,带于腰中之右面也。若登斋入室及朝宴八九,并制魔召灵,驱策神真,便佩而行事也。」


图片:QQ图片20141231094523.jpg





3.沈埋


沈是指将神符投于水中;埋指将神符埋藏地下;但如埋于山,则谓之封。《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西岳白帝内思庚辛入金七□班符〉:
「书符投石,石隐兆形,书符投山,山降素云,书符投水,水上龙精,埋符西岳,则给仙官,降致自然神奇异物.. .. 太上庚辛入金七 \ \ 班符,朱书, 立秋之日晡时,西向服之,祝如上法。又以七月八月庚申、辛酉之日,朱书桐板之上,令广六寸长一尺二寸,埋之所住西岳,令深六尺,庚辛唯一也。,如法三年一埋,不年年也。」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卷二:
「北帝曰:若国土州县遭蝗虫降下,万民惶惶不安业者,但于州北门前建七元坛行道,将吾灵符二道,一道生铁书,掷于州河之中,当变为黑气冲天,甘露降下。又一道以梓木用雌黄书之,埋于土地庙中,入地一尺二寸,其煌虫当时消死矣。」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卷上:
「此内观开明玉符,当以朱书白纸,投水中,东向叩齿三通。 咒曰.... 毕,以水洗目漱口,吩内外,余
符水悉放之东流。」
《洞真太上说智能消魔真经》卷三〈守一品〉:
「又,正月旦菁书白纸一符,北向再拜吞之,后以金长九寸广四寸厚三分,刻书,以封山川之邪神,掌五
岳之真精也。」
《洞真太上三九素语玉精真诀》:
「玉精诀言,当以甲乙之日刻赤石,以青书九天玉文,埋所住岳南方, 临埋时南向叩齿九通,咒曰....
毕,埋石深九尺。」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落上尸之道,青书白素着头上,上元灭欲斩尸变景流光玉符。(注五)落中尸道,黄书白素着心前,中元灭欲斩尸变景流光玉符。落下尸道,白书白素着两足上,下元灭欲斩尸变景流光玉符。
右三符书安如法,毕,埋着三恶之门,水灌上而去。解形遂变灭度地狱流景玉符,黑书白素,置两足下,以断色累苦心根,毕,埋门下以解形。


解形遂变灭度风刀流景玉符,白书素上,置两足下,
以断爱苦神根,毕,埋门下以解形。.... 」


图片:QQ图片20141231094521.jpg





《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太上九元青□班符,常以立春春分之日分,平旦,朱书青纸上,东向服之。行事讫,朱书符桐板上,记
某年某月某日子,某郡县,某乡里,某岳先生,某年若干岁,某月生。于符下以青石九两,青丝缠之,着
符下,投之东流之水。」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卷上:
「凡受太上玉精神虎大符之诀, .... 师乃清斋三日,以弟子所画之文,并盟誓祝说,皆令其画,封以铁
检,沈于东海深水之时,乃仰天而祝曰:太上真符,玉精神虎,受者刻名仙簿,消灭刑考,必令成真,散 除忧苦,勿得宣漏,万龄一瞬,谨盟水官,速誓后土。」
上述所举者,或将符沈于水,或埋于土。其沈水之法,有直接刻于金属板之上而沈水;有书于纸帛,再盛以金属函匣而沈水;有先置符碗水,再放之东流;有以石系符板而沈水者。在瘗埋方面,有将符刻于桃木、悟恫等木板及金属板上而埋于土,或封于山者;有先佩载于头、心、足等处而后埋于门下者。


图片:QQ图片20141231094518.jpg





4.贴门墙、器物及书画于身体之上


道教之符,常见贴于门墙、器物之上,或悬挂于坛场四处,间亦有直接书画于身体之头手心足背等处者。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卷九<八字消灾品>:
「北帝曰:八字灵篆,若下元生人,有疾在腹者,以墨书水,吞之一字,加持神咒,至此八字,即得消散。若疾在外者,当静思神力,以墨书其肉上,旦书第一字。若未消散,更于其侧书第二字,大都不过三字
,无不退散。」
《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上灵飞玉符.... 登修之日, 书左手掌心,即握碧霞而飞行。书青绘九寸,佩之左肘,六甲十二神,灵飞玉女十二人侍立左。」


「下灵飞玉符.... 登修之日, 书右手掌心,即能握素灵而飞。」
「左灵飞玉符.... 登修之日, 书左足跖,即能蹑空飞行。」
「右灵飞玉符.... 登修之日, 书右足跖,即能蹑玄而飞。」
「太灵飞玉符.... 登修之日, 书符于心,即能吐气
成云,乘云而行。」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右二印;一曰北极杀鬼印,治一切疾病;一曰北极酆都召鬼神印,若世人被恶鬼山魈古怪所加,使人狂
言,或入水火者,以印印病者心上,病人悉能言为患之鬼,其病立差。」
《太上赤文洞神三箓》:
「〈隐身法〉:右用五方印,按在身上,或于头上,念诸圣咒,入众人内,令人皆不见,或觑财物,不得贪心。〈缩地法:右五方印安在脚心上,念诸圣咒,日行千里。」
「〈起身法〉:右五方印帖在两脚心,念诸圣咒,结五方印,自觉身轻,随风便起,可高百尺。」
《黄帝太一八门入式诀》卷下:
「此法背面而作,男左手内书字书符;女子右手心书符书字,勿语,闭气书之,此法的有神验。」上述或将符书写于手心足底,或书写于身体病患处,或将符刻成印,再印于身体之头足心等处,或贴符于身上,其用意在治病、驱鬼、修仙。又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卷二:
「北帝曰:若封山岳,敕古庙,召五岳神来,闻未来之事,及移山覆海,驱遣妖精,将吾此符以镜上,用朱砂书,悬七元坛上,去坛二百尺,坛上念天蓬咒,其鬼神亲见,须臾立对未来之事。」
「北帝第六符,冶水火□难,佩带身上,及贴门中,镇宅大吉。」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太上北极第一神符〉:此符佩之,令人长生久视,辟尸灭魔,贴房室之中,却诸邪精。」
「〈太上北极第四神符〉:此符即北极真书玉文辟尸神箓,救治世民万病千灾,诛斩邪鬼,戴之头上,辟尸千里,若所在有精魅,以符贴之,即灭矣。」
「〈太上北极第六神符〉:此符祛厌水火灾厄,宜佩之及贴门上,镇中庭,大吉。」
《黄帝太一八门入式诀》卷中:
「右以前六丁玉女符,以月蚀夜,采杜荆木或梧桐木、柏木作版子,长九寸,广厚二分,以雄黄书神名于下,缝袋盛之。若用出兵,上将所在之处,书其符直旬符,甲子旬日书丁卯符,坛上挂之,向敌,兵自伏,或拽队归国,不敢视之。」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
「右四符,以青书白素上,悬于四方,伏制魔王恶鬼之徒,皆令摄伏众魔上圣,悉得游行上清以上,降升
紫虚之中。」
《七元真人说神真灵符经》:
「七真曰:五灵黑杀神符一道,墨书梓木板,长二尺,青为地,以甲子日书,镇有多年山源鬼精邪怪之处。」
「七真曰:告八威神符一道,若有道士欲为治疾病,遏绝精邪,可墨书柏木板,长一尺五寸,悬宅中庭,赍以本命纹素,当可传之,三十年一镇也。」
上面所言用符之法,系将神符书于纸、帛、镜、木等物上,再将符贴于门墙、室内,悬于中庭、道坛四方,贴于鬼魅精怪出现之处。


图片:QQ图片20141231094515.jpg





5.点涂洗拭


道教之符,亦有将之烧于水中,再以符水洗身体、手足,及点于眼耳囗等处,涂拭于患处,以治病、驱邪、修仙。
《太上赤文洞神三箓》:
「〈八卦内吉凶应箓〉:取六甲头日,朱书此符,烧灰,以清水调之,诵前咒二百二十偏,以符灰水入两耳、目、鼻及囗,各七点之,余者服之,讫,再书此符依前咒诵四十九偏,然后带之,即见神验。」
「〈直头法〉:右以五方印朱书烧灰,下在温水内,念五方咒及天地诸圣咒毕,水洗头目,直。」通目符烧灰调水,澄清洗眼,即得见上神说话,耳闻鬼神言语。」
《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
「右石镜水母玉精符,黄书员青绘之上,置于水中,受法者以水自洗灌沐浴玉池,身体生光,内外受真;常能书以院洗,则神明洞达,九年自仙也。」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卷三:
「眼赤痛 (符 ):书纸上,水洗于目,神效。」


综归之,道教神符的使用方法,有服食(或书符于纸,以井花水吞食;或书符于竹膜而后以水吞食;或烧符于碗水而服食),有佩戴,有沈水、埋土,有将符书画于身体器物上,有将符贴挂于门墙、室内、庭院者,有烧符于水,再用以点涂洗拭者。
此外,亦有将符「安着神烛灯下」(注六),放在病者头旁、□中(注七),有将符「安在口中,又咒,咽下神水」者(注八),有将符安放于神杖(竹杖)之各节中(注九),有将符踏于足下行法者(注十)。至于道教神符之作用,有用以治病驱鬼、差遣鬼神、证道修仙,亦有用以求财、驱兽、入阵破敌、寻求失物、赌博求胜、梦中晋谒贵人等等。
如《太上赤文洞神三箓》所载有召遣鬼神之符,有以符入人梦法,有使头僵者复直之法,有手中出火烧锁法,有隐身、缩地、五行遁法、种粟法、求雨法、化风法;有剪纸成诸物之形,以符印印其上,念咒,以符水酒其上,使变化成真物之形;其法皆不外用符用印用咒。


图片:QQ图片20141231094504.jpg





又如《黄帝太一八门人式诀》卷下有书符书字之法,其法「凡见贵人,左手心内书天字,求财合字,入学士字,入孝家罡字,入病家吉字,远行通字,夜行魁字,入阵干字,博戏赌钱干字,入水过河土字,此法背面而作,男左手内书字书符,女子右手心书符书字。」
又叙述捉贼法云:「用朱书符绢上,昼贼形神像,即于失物处或中庭西北斗下,五方念咒,谨请东方青帝如青....唾一贼,万贼灭。急急如太上律令摄。右于来日寅时,贼人自缚,立至门旁,要放便放,要捉便捉。」
又如《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有折纸鹤七只,摆列成七星形,执剑念咒吹气,使飞行;贴符于额,召请小神「送一梦通报某人」等等,不一而足,大抵皆不外以符、印、咒施行术法。
(志心顶礼-大罗三清三境天尊)
贵港市道教协会
桂平市道教协会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