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40回复:0

【问道白石山】中秋节,道教是如何“拜月祭土”?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4-09-08 15:03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三艳道人------黄桂艳

图片:QQ截图20140908142152.jpg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图片:QQ截图20140908142314.jpg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除了春节之外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合家团圆,赏月品果,其乐融融。这一传统节日在道教文化中又有着怎样的解说和传奇的故事呢?

拜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亦称仲秋节、端正节、团圆节、月夕等。道教有拜月、祭土神等活动。 拜月称祭月、礼月和供月,为礼拜月亮的信俗。秋夕拜月古亦有之,唐代于秋分的晚上祭月。道教尊称月神为太阴星君,其圣号全称为月府结磷皇君妙果素月天尊,其宫

阙为垣下素曜天宫。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太阴圣诞,是日月升时,道教宫观设坛祭月。民间以月亮为月神,称月神、月姑、月亮娘娘,俗称老母儿。人们以月亮圆象征团圆,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中过团圆节。民间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杩,还有以木雕月姑为偶像者,但都是把神像供(或挂)在月出的方向,设供案、摆供品,拜祭之。《帝京景物略》、《帝京岁时纪胜》、《梦粱录》等古籍均有拜月风俗的记载。至清代,拜月仍是一项国家祀典。

祭土神

        除祭拜月神信仰风俗外,还有祭祀土地神之举。土地,古称“社神”,为中国旧时信仰的村社守护神,即管理有限地面的神。《孝经纬》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礼记·郊牺牲》亦曰:“地载万物,天垂万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春秋时即有祭祀土地神的仪式。祭祀土地神日期,称为“社日”。秦汉以后,社日一般分为春社和秋社。道教形成后,吸收民间信仰,列土地神于神仙谱系之中。其经书中,亦称太社神、土翁神、土母神等。而八月十五,正好是秋收之后,为谢神恩便祭祀土地之神,成为中秋节的活动内容之一。
 

 

图片:QQ截图20140908142348.jpg




太阴星君宝诰


         志心皈命礼 (三称) 广寒至圣,紫光上真,主北极之阴关,掌人身之魄体,明分长短,致吉凶有缺有圆,显示灾祥,降祸福无差无忒,巡游不住,月碧亘古常明,辉耀无边,素魂普施大化,凡承运照,实荷生成,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月宫太阴皇君普照大天尊。
 
大天尊。注:四方善信可在每年中秋夜诵念上面“太阴星君宝诰”,自可得到“太阴星君、月亮娘娘”保佑护持,家运兴旺!万事兴隆!
(志心顶礼恩师-陈应伟道长)
贵港市道教协会
桂平市道教协会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