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84回复:0
【问道白石山】在道教中对“茶道文化”茶道人道,人品茶品的论述
熬尽黑夜迎曙光,
熬去苦味尝蜜糖; 熬得岁月如金亮, 熬来青春放光芒! 图片:QQ图片20140715215318.jpg ![]() 我叫徐亮,广西南宁人,几年前经友人引荐与道教结缘,认识了广西道教协会副会长、贵港市道教协会会长、桂平市道教协会会长、白石山三清观住持---陈应伟道长,从而结为挚友!这几年目睹了陈应伟道长对广西道教的复兴而奉献,令人感动之余,更加崇敬! 近日,自从2014年6月“贵港市道教协会首届骨干人士培训班”的成功举办,道教文化将在广西更文明地发展!我与应伟道长同是爱茶之人,应伟道长嘱我写些茶道文化的文章,可我文化有限,只能偶择圣人之论,供大众一观。 沸水出茶香,磨砺才坦然! 图片:QQ图片20140715215325.jpg ![]() “茶有道,人有道,茶道即仙道;人有品,茶有品,人品乃茶品”。是应伟道长经常与我闲聊的话语。 其实我认为: 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 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 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后才能坦然。 图片:QQ图片20140715215328.jpg ![]() 无论是谁,如果经不起世情冷暖,浮浮沉沉,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浓香。 日子过得久了,历经了人情冷暖,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了杯底,用沉默来作为惟一微笑的表情,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足以接纳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有一种场景总让人如痴如醉,不胜神往:窗外潺潺的雨夜,屋内融融的炉火,闲闲地一捧香茗,一卷诗书。红袖添香的意境,不亦乐乎哉! 图片:QQ图片20140715215331.jpg ![]() 如是,爱喝茶。说行随心性也好,说附庸风雅也罢,至今仍不敢称“品”而只称“喝”,却也由只喝得出茶的苦涩,到“嗅”得出茶的清香。至如今,无茶的日子,真的觉得平淡、索然无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