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51回复:1

方言谈趣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9-09-03 20:42
有个小笑话,说的是一位秀才要作一篇文章,苦思苦想很长时间仍未成篇.秀才夫人与他逗笑”看相公做文章,比我们妇人生孩子还要难呢!”秀才说:”你懂甚麽,你们生孩子是肚里有东西,我这肚里可是甚麽都没有呢!
有一句俗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已是南北通用.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恐怕不容易理解.他们可能认为,无米可以吃面包或者意大利粉,甚至”净食餸”(广州话,光吃菜的意思).因为他们不知道,旧日农业社会,粮食是主食(如今北方许多饭店,仍有”主食”一项),为炊不离米,麦,黍.谚语中的”米”其实是粮食的统称.倘若缸中无米,即使如何巧手的主妇也难以为炊.流传于河北省的”嘴内没饭嚼不成”意思也是差不多.

广州话歇后语”好做唔做,年卅晚谢灶”说的是在不适当的时候做不适当的事.试想一下,大年三十,家家忙着过年,锅灶正是最要发挥作用的时候,这时候谢灶,岂不是犯傻吗?
外省有一句类似的歇后语”正做不做-豆付里放醋”意思相近.豆付成与不成的关键在点卤,点卤即是将卤加进豆浆内使其凝固.若将醋加进做豆付的豆浆里,所得者无非是广州话所说”水汪汪”的结果!

多年前,第一次听到有人用”石罅(广州音LA)米”来取笑某君,大惑不解.经解释才知道,其人但凡凑份子饮食,游玩,一该敬谢不敏,更不会做东请客;却喜欢流连风月场所,而且出手大方.于是众人以”石罅米-专被鸡啄”这歇后语用在他身上.听了不禁莞尔.盖窄窄石缝中的米粒,确乎尖长的鸡喙可啄而食之也.
起初以为这歇后语是香江特产或者最多是广东省通用.因为粤籍人士习惯用”叫鸡”喻”召妓”.但后来发现江苏省也有一句俏皮话”石缝里的米,鸡才食得到”.也许,源自农村的俗语,被城里人发展成了”具有城市特色的农村语言”.
注: 略懂广州话的朋友要注意,”啄”字不能发”琢”音,而要用多香切音来唸才最传神.

江苏有一句俗谚”人到扬州老,船到仪征小”.这句俗谚相信是在扬州的兴盛时期所形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正如八十年代在国内流传的顺口溜”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到了深圳,才知道自己的钱少;到了海南岛,才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国内的现象.Ì-

江苏省有几句俗谚所描述的现象,在广州话里的表达略有不同.例如,在江苏,人们说”拾到象牙筷,配穷了人家.”广州人则说”执条袜带累身家”(意谓捡到一条袜带,为了配衬而败了家业)
江苏人说”吃屎吃到豆子,事出意外”;广州人则说”食屎食着豆”表示意外的好运.
至于江苏人形容事情乱糟糟会说”乱的象素菜”;广州人就会说”好似一碟斋咁!”
臭猪头用以比喻不好的事物,广州人则说”冤猪头”.江苏人说”臭猪头,遇到谗菩萨”或”臭猪头,配瘟神菩萨”;广州人则说”冤猪头,有萌鼻菩萨吼”(萌鼻即是鼻子堵,吼是合意).两句俗谚所表达的是同一样的意思.
还有”梢瓜打驴子-差一截子哩”,广州人则说”水瓜打狗-唔见减一橛”
另外,江苏人说”好木头淌不过第三张桥”.因为若是好木头,流过第一,第二张桥时,早给人捡起走了.广东人说的是”好嘢流唔到肇庆峡”.好嘢意思是好东西.据说从前西江发大水,常有家具杂物随水飘流,胆子大的人就去截捞,肇庆在西江下游,漂流到下游的就没有什么好东西了.
想做广告、印刷、各类宣传、户外广告的制作等请联系我。 联系方式:社区留言
1#
发布于:2009-09-03 20:56
楼主,被鸡啄米?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