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379回复:0
星云大师:人生幸福课
有一天,楚庄王和群臣议论国事,大家议论来议论去都不如楚庄王高明。庄王于是闷闷不乐地坐在书房,申公巫臣关心地问道:“何故使君王不悦?”庄王说:“每个时代都有圣人贤人,关键只在于是否被人发现。能得到圣贤为师者,可以成就王业;能获得其友谊者,可以成就霸业。我自知能力不足,可是辅助我的群臣谋士都还远不及我,照此看来,楚国的前途很危险,这正是我闷闷不乐的原因。”
楚庄王因为能正确地评估自我的能力,而且敢起用能力强的人,后来终使楚国兴盛。因此,管理者不一定要很能干,但是必须善于沟通协调,心如大海一般包容所有---有包容的肚量,一切便能为我们所拥有。 很多人都希望要做一个管理者,而不希望被人领导。其实,管理者固然要有能力,能被人领导也是不容易。而作为一名管理者,也有其管理者的性格,才能尽领导之功,成大丛之事。怎么做才是一位好的管理者? 1.待人要平和有礼。做一位管理者,对待你的部下乃至与所有相关人等往来,最要紧的,要能亲切和蔼,要让他感到你很平易近人。有云:“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丛叛。”愈是最高的领导者,你的态度愈平和有礼,部下也会生起恭敬心,接受你的领导。 2.做事要精简有道。作为一位管理者,要关照的层面会很多,但是你不能过分地繁琐、过分地罗嗦。繁琐令人厌,罗嗦令人烦。化繁就简,受领导的人才会清楚明白你的原则方针,才会愿意跟随你一起做事。 3.论理要中道有分。一个事业团体一定有其创办的理念,身为管理者,你必定要认识并抓稳这一个理念,无论做什么事情才不会有所偏差闪失。尤其要有分寸,不可以偏左或偏右,持之以正,中道行事,才不会偏失大方向。 4.领丛要融和有义。人心最大的陋习是“同归于尽、嫉妒偏狭”,因此统理大丛必须要有融和的雅量。只有融和,才能宽大和丛;只有融和,才能彼此交流。不但融和,更要有义。“与人交,要有情有义;为人谋,要有忠有信。”你对人有义,不必领导,他也会愿意接受你、跟随你。 “善将者,不持疆,不怙势,宠之而不起,辱之而不惧。”你有宽宏的胸怀、平等的精神,不仗势,不凌人,不清高,对于跟随的人多提拔,多赞美,有过予以承担,有功给予分享,自然能获得部属的拥护。 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最坏的管理,就是自己言行不一。 勿取不义之财 以非法而致富的钱财有十种,是我们不可取的: 1.窃取他物。如小偷窃盗、顺手牵羊,或捡到的东西不还人。凡有主的东西,不得到物主的同意就私自据为己有,这都是窃取他物,是不合法的财富。 2.违法贪污。违法贪污所得到的,是不合法的财富。像走私、贿赂、漏税等各种违法贪污的所得,是非法的财富。 3.抵赖债物。像经济犯罪、恶性倒闭,却一走了之,开了支要不兑现,违反票据法,这种坻赖债务的行为,属于沒有信用,所得是非法的财富。 4.吞没寄存。把人家寄存在我们这里的钱财没收了,也是非法的。佛光山有孤儿院,有个年老的父亲将小孩带來给我们抚养。他有房产,银行里又有存款,他委托朋友,“等我的孩子长丈时要交给他”,而他死后,朋友就把财物吞没,等到小孩长大去讨要,怎么都不肯还。 5.欺罔共财。大家合伙做生意,攒了钱,应该将所得的利益由大家平均来分配,但是有的人却将大部分占为己有,少部分才分给人。像兄弟姐妹分家,祖先的产业应当大家平均分配,可就有人自私,只希望自己多分一些,其他兄弟姐妹少分一些。 6.因便侵占。像假公济私,为了自己的方便挪用公款,将公家的东西占为己有,还有假报出差旅费,购买物品向商人索取回扣,多报佣金等,这些都是非珐的财富。 7.借势苟得。仗着自己的势力苟且获得的财富,都是非法的财富。像一些不好的公务员,别人来办事就故意找人麻烦,刁难人,不给人方便,逼他送红包才肯办事,这就是借势苟得。还有许多像恐吓、敲诈、勒索等,这些都是叫借势苟得。 8.非法经营。像现在私造烟酒,贩卖吗啡、速赐康、强力胶,或经营地下药厂等,都是非法的。 9.诈骗投机。花言巧语,坑蒙拐骗,所得的利益伤天害哩。 10.赌博淫业。于己于人都是恶因缘,造下孽障。 黄金非毒蛇,净财作道粮. 外财固然好,内财更微妙. 求财要有道,莫取非分财。 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慈悲是最大的力量 培养我们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但是要培养我们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帮助的还是忍辱。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对于逆境,必须先在生活上学习忍耐,先忍之于口,是为下忍;再忍之于面,是为中忍;如果能做到凡事不动心,那才是上忍。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能讲究人格道德。品格是道德的基础,一个人若对于品格、道德都不讲究,那和禽畜又有何差别? 这是一个展现力的竞赛,是以力取胜的世界。一场战争,胜者为王,表示有力。体育场上,谁最高,谁最远,谁最快,谁就是最有力。但是,世间还有其他一些人,各有其表现力量的方法。 儿童以啼哭为力。儿童在没有办法争取自己所欲时,“哇”的一声,就展现了他的力量。他要喝奶,就能得到奶水;他要糖果,就能获得糖果。儿童就是以眼泪为取胜的力量。 女人以美丽为力。女性在一般场合里,只要她美丽,就能展现她的实力。当然,如果在美丽之外又有唱歌、舞蹈等才华,出身背景好,又具温柔特质,那么她的力量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使女性折服。 富豪以金钱为力。世间上各阶层的人都在努力积聚财富。只是财富的力量有正有反,谚云“人为财死”,可见出财富诱人的力量之大。 圣贤从忍耐为力。世间上有一种人,他没有权势,也没有财富,但他的忍耐可以使人起敬。忍不是软弱,忍是智慧,忍是力量,忍是勇敢,刀剑炮对修道的圣贤君子也无法起作用。 世间上最大的力量不是刀枪剑戟的武功,而是慈悲。慈悲所到之处,能让心高气傲者折服,让逞强好胜者心生畏惧,让贪赃枉法首知错反省。 助人为快乐之本 我们希望未来的前途能够成功,首先要养成一种观念:从奉献中获得快乐。一般人是从贪欲心中去追求快乐,从个人自私中去占有快乐。从物质享受中去寻找快乐。而要想获得内心真正的平衡,一定要扫除自私自利的观念,净化自己的身心,变化自己的气质,庄严自己的思想,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助人为快乐之本。在佛教里,奉献也是快乐之本。一个宗教徒若不懂得奉献,根本不够资格与宗教接近。如果我们想把握住佛教的基本精神,就要从奉献着手。 你们现在有什么东西可以奉献给别人?说“我有智能贡献给大家”,这固然很好;假如你说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智能,怎么办呢?其实还有一样可以奉献的:至少你看到别人成功了,能生起随喜之心,给人一句赞美的话,哪怕是绐人一个笑容,点一个头,布施绐人快乐...这些都可以算是奉献。 所以,奉献不一定讲究物质上的给予,而是在付出一片真诚的心。我们对于救度众生的事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气魄,对待朋友、师长、父母也要有一片至诚恳功的真心,对于所信仰的宗教更是要有一片智能的信心。所谓奉献,不外奉献我们一颗真诚清净的悲心,这是最宝贵的。 此外,我们也看到社会上多少有名望的人--过去称“员外郎”,现在称“慈善家、太平绅士”--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众口赞扬,表示他们有声望。声望并非凭空而得,必须经过多少的牺牲奉献,例如捐助公益、回馈社会,或是供养福田、奉献大众。由于他们播下了喜施奉献的种子,经过时间累积才有声誉崇隆的果实。所以,一切都要有因,才能有果。 以奉献为乐的人,可说是有菩萨性格的人,其提升自我的人格不但比一般人快速,心中也比一般人法喜。人人若能发愿如蜡烛一般照亮别人,奉献一己之能,以助人为乐,在工作中牺牲、服务、奉献,不仅在团体中能顺利生根,也是未来事业成功的一大助缘。 成就大器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学业、事业、养儿育女皆能有成。而常言道“大器晚成”,许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树也得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方能长大。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经不起时间的磨练,经不起挫折,要有所成就很难。所以,成就大器要有四个条件。 一、要经得起烦器 人要经得起各种烦恼才能有成就。好比作为一个学生,光是考试就烦不胜烦,你必须接受事实,才会努力不懈;身为老师,指导不同的学生相同的问题,一再重复,必须能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学生的学业:商人做生意失败了,得卷土重来:艺术家的作品做坏了,也得再来一次。人世间所谓“人多事多”,经不起别人的吵闹,经不起外境的干扰,经不起各种烦琐,深陷在烦恼里,则无法跳脱困境。 二、要受得了气愤 世间上没有人处处得意、天天欢喜,有时不如意的事情会接踵而来,觉得自己受尽了委屈。但是,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不但不能成就好事,反而还会坏事。所以,生气的时候要先忍之于口,不要轻易骂人;再忍之于面,不要展现愤怒的样子;再忍之于心,心不气了,最后就没事了。 《菩萨戒经》载,佛陀在过去世修行的时候曾经被五百个“键骂丈夫”追逐恶骂,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跟着骂到哪里,而佛陀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兴慈救而用观察”。这种修持最后使佛陀证得无上菩提。所以,我们要把一切外来的横逆与侮辱都看作事业中的增上缘。有勇气有能力的人应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吹打,应该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击破坏。荣辱毁誉来时要忍得住、耐得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要忍得下挫折 遭受打击、批评、陷害时该怎么办?跟人家打架,和人家起口角吗?这都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景行录》里说:“片刻不能忍,烦恼日月增。”能忍得下挫折,表示你有力量,能担当;不能忍讥耐谤,则烦恼不断,则难成大器。现在的年轻人往往逞一时匹夫之勇,为一件小事而坺刀相向,沩一句闲话放在心里久久不能消除。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达到目标。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折磨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青年是不能担当任务、创造事业的。 佛陀说:“学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毁骂,对恶毒攻击不能如饮甘露,既不能算是学道的人。”我们看“忍”这个字是心上一把刀,从这个字的构造也可以看出忍耐的意义。一个人在平时生活里若不培养忍耐的力量,没有很好的修养,不要说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脚皮割破一点就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四、要耐得住时间 有些时候,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可以忍耐一年,两年就不能了;可以忍耐两年,三年就不行了...这样的忍耐功夫还是不够深厚,世上有的事情往往是要忍一年、两年、十年,甚至是一忍再忍的。你能耐得住时间,物换星移,人就成长了,如同见到花开,也就是离果子成熟的时间不远了。 做人处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心中狭隘的人,则处处与人比较、计较,徒增烦恼,往往不能成事,成不了大器。 常言“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重重的树木,互相包容依赖,才能成为树林。时间无论什么事,成功的背后必是众因缘的相互依存与成就。如先人开山、帝王的建朝,企业的开发、家园的成立,乃至一顿饭菜,无不是众人团结合作、勤劳不懈的成果。 人格的可贵,是在功名富贵之外;物质的可爱,是在赠者情义深长。 人格,建立在“不自私”三字;成功,奠基于“不苟且”一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