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907回复:1

因果和地狱的秘密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1-01-31 10:27
有人会问,“为何堕胎婴灵,是被害者,还会堕落地狱?应该堕胎的父母堕落地狱才对啊?”(其实是我自己问。)

很多人知道因果和地狱, “你吃我一口肉,我还你一口肉。你砍我一刀,我还你一刀。”认为这就是因果。其实因果和地狱不是那么简单。“你吃我,我吃你。你砍我,我砍你。”这只是你我之间的公平。只是因果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你跟法界,我跟法界之间的公平。

你吃我,起了贪念,就给法界造了个贪业,你就有地狱的果报。只有等你忏悔了贪念,放下了贪念,这个贪业才消失。地狱果报才消失。但仍要还受害者一口肉。我吃你,索回了一口肉,我也起了贪念,也要受到地狱的果报。也只有等我忏悔了贪念,这个贪业才消失,地狱果报才消失。

同样,你杀我,起了贪念,就给法界造了个嗔业,也就有了地狱果报。也只有等你在地狱受罚,忏悔了嗔念,嗔业才消失,地狱果报才消失。而仍要还受害者一条命。同样,我杀你,索回了一条命,也起了贪念,也给法界造了个嗔业,也就有了地狱果报。也只有等我,忏悔了嗔念,放下了嗔念,嗔业才消失,地狱果报才消失。

也就是说,不仅施害者因为起了贪念嗔念,而有地狱果报,受害者也会因为起了贪念嗔念,而有地狱果报。而施害者的罪业更大,因为受害者的贪念嗔念,是有你引起的。你要对他负责,需要等受害者忏悔了放下了,而且你偿还了业障才结束。

而受害者,如果能忏悔自己的业障,放下仇恨,不报复。不仅地狱果报消失,而且功德极大,因为这个就是真正的出离心,慈悲心。放下恩怨,出离冤冤相报的轮回,宽恕施害者,就是大慈悲心。因此出离心和慈悲心,而为菩提正因。如果再知道念佛,以此功德即可往生净土,乃至成佛。所以“宽恕”功德极大。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为何那么多堕胎婴灵会在地狱受苦,因为他们被堕胎,被割结身体,受了巨大的苦痛,也起了剧烈的嗔恨心,因此嗔恨心而堕落地狱,在地狱受苦。而这样堕胎母亲的罪业就更大了,不仅有堕胎之罪,还有让他们堕落地狱受苦之罪。

所以,母亲必须真诚忏悔,忏悔堕胎给他们的伤害,忏悔害他们堕落地狱所受的苦。而婴灵,因为母亲忏悔而宽恕母亲,这就是大悲心,以此大悲心,而足可往生净土,乃至成佛。同时受尽了堕胎苦,地狱苦,有极强的出离心,所以一旦放下仇恨,就极其容易得度。

而母亲如果真诚忏悔和超度婴灵,不仅化解了罪业,而且因其超度婴灵往生,而有大功德,也是往生净土,乃至成佛之因。因为知道了堕胎之苦,地狱之苦,也有了出离心,也容易得度。因为超度婴灵,也有了慈悲心。



所以因果有两个方面:你我之间的恩怨,要公平。还有个体与法界之间的关系,要平衡。一个善念,而有善报,一个恶念而有恶报,有业就有报。善念而有天堂,恶念而有地狱。天堂地狱唯心造。



再看看,忍辱仙人的故事,就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在《金刚经》里面,提到过去有位忍辱仙人,在深山修忍辱行。当时的国王是歌利王,一天,歌利王带了好多的宫娥彩女,到山中去打猎。过了一会儿,国王停下来休息,竟不知不觉睡着了。宫女就到处游荡,一看到忍辱仙人,就好奇地到他跟前,听他讲佛法。  

    歌利王一醒,看不见大家,心想:这班人到那儿去了?一找,唉呀!竟然包围着一个出家人,这还得了!这出家人大概是不怀好意,歌利王这时难免不生起了怒火,于是把忍辱仙人「割截身体」,不但把他身上的肉割了下来,连他的耳朵、鼻子也割掉,接着割截四肢。这个忍辱仙人尽管遭受到如此残酷的凌虐,但因为他是修忍辱行的,却毫无反应。  

    歌利王问他:「我这样对待你,你恨我吗?」  

    「我不会恨你。」忍辱仙人回答,接着又说:  

    「我不但不恨你,将来我成道了,第一个还要先度你。」  

    忍辱仙人是多么的伟大呀!  

    当时,他更进一步向歌利王说:  

    「我还可以证明,我绝对没有恨你,假如我真正没有怨恨你的心,我的身体可以立刻复元。」  

    果然,不可思议的事出现了,忍辱仙人的身体随时复元了!  

    要知道,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骄陈如就是过去的歌利王。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第一个要度他的。在五比丘中,他虽然是属于佛陀母系方面的人,但是五个代表中,却以他为首,就是这一个原因。  




----这就是放下仇恨,宽恕他们罪过的功德。因为你可以宽恕别人的罪业,所以你的罪业也得以宽恕。所以你也可以得度。而做母亲的因为能忏悔自己的过错,能发心度自己的婴儿,所以罪业也消灭,而且也可以因此得度。因为你度了你的婴儿,所以你也可以得度。这就是因果。
1#
发布于:2011-02-25 13:16
这就是放下仇恨,宽恕他们罪过的功德。因为你可以宽恕别人的罪业,所以你的罪业也得以宽恕。所以你也可以得度。而做母亲的因为能忏悔自己的过错,能发心度自己的婴儿,所以罪业也消灭,而且也可以因此得度。因为你度了你的婴儿,所以你也可以得度。这就是因果。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