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239回复:2

尊重的姿势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0-02-10 16:46
       堪称“国宝级”的一代大师季羡林,从不倚老卖老。每有客人前来拜访,他都早早地衣冠整齐地在书案前坐好,昂首挺胸,下巴微微内收,坐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在他看来,挺胸端坐,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在客人离开时,他一定送出门外,道别再见。

      1995年的一天,白岩松为季羡林做“学者访谈录”。当时,季羡林坐着,在白岩松掏名片准备递给他的一刹那,他就站起来,弯腰等着,令在场所有的人感动不已。曾经有不少人赞叹过,大师就是大师,简单的姿势,有几个人能时时做到?

        一次,美国的幽默表演大师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的观众忽然提醒他:“大师,你的上衣纽扣忘扣了。”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并很快将纽扣系好。当那位观众走开后,他又悄悄地把纽扣解开。这一幕正好被一个记者看到,问卓别林:“您这样做何苦?”卓别林回答道:“我要扮演的是一位长途跋涉者,松开纽扣更能体现他的辛苦劳顿,会给观众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但对别人的善意提醒,要以感谢的态度给予回报,去尊重他!”

       对于误解,我们有时是及时的解释,有时不屑一顾,而卓别林则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接受。自己放低姿势,不分辩,不回击,甚至感谢他们的关心,不就是一种尊重吗?

       尊重别人,可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姿势。不管是端坐还是站立,是感谢还是放低自己,都能彰显闪耀的人格。  

1#
发布于:2010-02-11 03:53
说得很好,学习了
千树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优秀斑竹奖
  • 社区居民
2#
发布于:2010-02-11 09:21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就是尊重与理解,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纸上文字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别人的故事,触摸到的却是自己的内心!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