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642回复:0
创意杂谈(纯属转载)
写在前面的话:
Part 1 记得刚毕业那时,常幻想着自己是个大艺术家,满怀憧憬的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后来入了行,慢慢的发现自己好像不是这块料;不但没有好的想法与创意,而且软件也不懂得怎么去操作,再后来接触多了、看多了、被蹂躏得多了、想法也慢慢的多了;却又发现,在天马行空的想法面前,却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实现,从一个痛苦的坑里跳回了另一个坑中。后来记得有位前辈告诉我说,做这行是需要慢慢沉淀和积累的,形成风格是需要时间的,在职业生涯的前几年里,都是布满荆棘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现在慢慢的开始明白,原来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把我们的创作冲动当作是创作才华,发现自己才智平庸没有好创意、理想与梦幻破灭时,内心会是那样很痛苦。 ![]() Part 2 常常会想,什么样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其实本来就没有最好的)。常常觉得,这个表现已经很完美了(其实还很有差距)……事后抽身回来再看,还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类似的问题想多了,渐渐的觉得,一个好的作品是由多方面组成的,比如色彩、布局、构成、风格、细节等。而在现下的互联网环境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我们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工作中的创意才是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我们在设计创意上出现了偏离,那所有的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 ![]() 创意设计过程
![]()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创意方法不一而足,不胜枚举。可创意工具与方法并不是万能的,正如创意没有固定的法则一样。当我们为没有一个好的创意表现而头疼时,如果我们掌握一定的创意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与技巧,在项目操作之前做足功夫,无疑会有利于激发我们思想的火花和创造性。 创意方法之一-借鉴创意法
![]()
情景映射创意法是把我们所要表达的概念化的、抽像化的东西(如文案、主题等)丰富化、立体化。把这些所要表达的概念逐步的从低级抽象向高级抽象演变,直至获得满意的创意表达为止。 比如说春天,在想到春天的时候。在脑海里我们都会出现不同的元素,丰富而又富有诗意,绿色、和风、细雨、春泥、青草,还有风筝、燕子、春游的人们诸如此类。由此,我们可以充份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主题组合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创意画面。 ![]() 创意方法之三-思维导图创意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的创意模式,被认为是最自然的一种创意工具(自认为是这样),很多时候,当项目对创意表达要有较高的要求时,它是一个简单、有效、且又美丽的创意工具。思维导图法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起点,把我们所认识的、与问题有关的元素进行联想细分,向外延展,再延展,充分发挥联想的创造力。然后思维再跳出来,把这些之前创造性的想法都结合起来,进而激发出我们创意的火花。 ![]()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思维导图法我们可以理解成横向情景映射创意法的集成应用,只是在初始价段就展开扩展,先延展,再关联。 创意方法之四-头脑风暴与逆向思维
说起头脑风暴,似乎已经没有人不知道了;在创意工作开始的时候,想到的最优先的,也应该是头脑风暴,但也还是不得不提一下;因为还是觉得,在众多创意方法中,头脑风暴确实是优秀的可行性很高的创意方法之一。 头脑风暴的特点是:众志成城。是集众人才智解决创意缺失的良好方法,是众多创意方案的集合。是创意工作中的捷径。 头脑风暴的实施要求:
![]() 逆向思维(突破思维定势,有助于激发与众不同的,另类的,超越平常的创意想法) 受阅历与教育的影响,对于某一样事物,我们都有自己固有的思维认识。逆向思维却是反其到而行,旨在突破我们的思维定势。逆向思维是指不在于我们能做什么,能激发出什么样的创意,指的是在同样的大创意环境下,我们现有的创意表现不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实现不了什么创意)。当我们认为做不到的时候,往往别人也觉得做不到(或许也许可能),所以如果我们能实现他人不能实现的创意,那就是我们和他人最大的差异之处,所出的创意也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