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704回复:11
诈骗术花样百出 警方建议市民采取“三不”对策
——不相信 不理睬 不联系
临近春节,按照警方以往经验,各种虚假信息诈骗、大巴车“红蓝铅笔”诈骗将会抬头。公安局综合刑警支队、经侦支队、网监支队以及公交公安分局将各种犯罪手法汇总,提醒市民加以预防。 【“红蓝铅笔”诈骗】这是春节长途大巴车上最常遇到的骗局。诈骗分子将半截卷尺套住红、蓝铅笔的其中一支,然后让车上的乘客下注猜打开时卷尺套在哪一支上。实际上,假设诈骗分子先用皮尺套住红铅笔,再用皮尺将两支铅笔一起缠紧,如果想开红的,就按原来的方式打开;若想要开蓝的,就把里面的皮尺再在铅笔上缠一圈,再打开时,皮尺就套到蓝铅笔上了。也就是说,乘客就算再怎么猜,最后的结果永远操纵在诈骗分子手中,他可以让乘客先尝点“甜头”赢,接下来肯定就是乘客输钱了。 【购物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发布超低价格出售车辆、手机、电脑信息,先诈骗货款,再以货物为走私物品被扣等原因,要求补“关税”、“手续费”、“运费”等为借口,实施诈骗。 【中奖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群发大量中奖短信,假称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等中奖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六合彩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群发信息称提供“六合彩”特码信息,以此为借口,索要“咨询费”、“会员费”、“手续费”进行诈骗。 【炒股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拨打电话或利用短信群发功能,分号段逐个发送信息假称某公司或某基金提供股市内幕消息,索要“咨询费”、“会员费”、“手续费”等进行诈骗。 【固话欠费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以电信部门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事主开户的固定电话欠费,事主否认有此情况后,嫌疑人建议事主报警,然后冒充公安局等,以银行账户涉案被冻结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银行卡消费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短信群发功能,发送内容为“您在××商场消费××××××元,请于二日内到网点缴费,逾期将从您账户扣除,咨询电话××××××××”。事主拨打短信中提供的电话后,对方自称某银行客户服务中心,要事主持银行卡到ATM机输入密码进行所谓的“设置‘防火墙’保护”等操作,实际是进行诈骗转账。 【假冒亲友诈骗】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会再次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主钱财。 【退税诈骗】犯罪嫌疑人使用事主购房、购车等使用的个人资料,拨打事主电话,声称按国家新政策可以退还部分税费,诈骗事主钱财。 【手机充值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事主朋友发短信给事主,或群发内容为:“现在忙吗?能帮我买张200元的移动充值卡吗,我现在坐车,电话欠费了,有急事要用电话,买好把充值卡发给我,回去给钱你。”许多不明真相的市民上当受骗。 【网购诈骗】嫌疑人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诱使事主汇款,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请及时向110报警台举报 警方建议市民对虚假诈骗信息应该采取“不相信、不理睬、不联系”的方法处理,以避免财物损失。同时要及时向110报警台举报,并将虚假信息发送到通讯公司提供的举报信息平台(中国移动用户发送至“10086999”;中国联通用户发送至“10010010”)。 |
|
2#
发布于:2010-01-19 15:12
|
|
3#
发布于:2010-01-19 13:50
|
|
|
4#
发布于:2010-01-19 12:34
|
|
6#
发布于:2010-01-18 21:30
|
|
7#
发布于:2010-01-18 17:49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