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56回复:0

虹桥机场为辅构建“国内枢纽机场”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4-09-26 14:35


  对于一个地方来说,交通是整体的一部分,就是这一部分带动了整个地区的不可见的增长,隐性的区域并没有被很多人看到,但是的确为已个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上海的虹口机场就是这样。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始建于1907年,它的前身是建于1921年3月的民国虹桥机场,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军队占领。解放后,重建虹桥机场,厦门白鹭里程卡查询此后一直作为军用机场,直到1963年,被国务院批准再次成为民用机场,并于1963年底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该工程于1964年正式交付使用。


1984年3月,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工程再度扩建,同年9月30日扩建工程完工。扩建后的候机楼,使用面积比过去扩大了一倍。1988年,上海民航进行重大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机场和航空公司分营,上海虹桥机场从同年6月25日起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1988年12月,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第三次扩建,于1991年12月26日完工。





根据上海航空枢纽这一国家战略,上海两个机场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上海机场航空枢纽,以浦东机场为主构建“国际门户枢纽机场”,以虹桥机场为辅构建“国内枢纽机场”。在虹桥机场扩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始终遵循“节能、环保、绿色、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枢纽布局节地增效。根据两场分工和定位,2005年虹桥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将1993年规划的1700米间距的远距离跑道改为国内首个365米间距的近距离跑道,在原机场发展控制用地中释放出约7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航站楼内生产办公用房采用了集中式的布置,减少用地近1平方公里;航站楼主楼内80个办票柜台采用前列式布局,旅客使用面积控制在25万平方米内,有效控制建设规模;在国内机场首次将灯光站和消防站合建,减小占地约15亩;其它交通功能设施也统筹规划,大大节省了用地。


绿色机场节能环保。在“节地”的同时,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提出“节能、节水、节材”的科技创新理念,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打造“绿色机场”。2号航站楼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10项节能技术,白鹭联名卡将“耗能大户”变为“节能大户”;采用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将杂用水和优质杂排水回收处理后用于卫生扫除、绿化浇洒用水等,将“用水大户”变成“节水大户”;还有采用水蓄冷罐和冷水直供,既节电又省运行成本;建筑物外墙采用清水混凝土屋面的设计,节约了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机场为城市的运转做出了一切。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