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25回复:0

【道教文化】正一祖天师张道陵创教行道史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4-08-12 10:02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三锋道人---何韬锋
(摘自中国道教文化网)


图片:QQ图片20140812092505.jpg



一千九百六十九年前,即东汉光武帝十年(公元34年),张陵在浙江天目山出生,成为汉朝开国功臣留侯张良的九世孙。聪颖过人,经史子集,遍览无遗,年少为官,睹国事日非,社会动盪,疫症肆虐,著经立典,教化世界,期人人能超脱轮迴苦海,得道登仙。道教因而创立,张陵也成为创教主。
张陵二十六岁时(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获得「贤良方正」的封号,出任江州(重庆)令;见到政治混乱,辞官在北邙山(河南洛阳县内)隐修三年。汉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朝廷徵召任博士,称病不就。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王帝知道张陵有德行,三次徵召,并亲自接见,授以冀县侯,张陵当面拒绝。自此云游仙山圣境。

图片:QQ图片20140812092511.jpg



「龙虎山头把道研」
五十七岁时(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张陵携同弟子王长到了江西贵溪云锦山,有心创教,在名字加—「道」字,而为张道陵;苦研道法、道术、道经并炼「九天神丹」,丹成,龙虎以云霞的形态,现於云锦山左右两峰,云锦山后来改名为龙虎山。
张道陵本可与弟子继续在龙虎山修炼,进而成仙,但张道陵认为,战国秦汉以来不少高人遁世修行得道成仙,但不能救世,张道陵认为应把道家思教普及天下,创立教团,在社会造成影响。深思熟虑,觉得蜀(今四川省)人民信仰神仙,社会稳定,民风淳朴,远离中央政府,於是在永和元年(公元136年)率领弟子七人入蜀。当时张道陵已是九十多岁的人瑞。

图片:QQ图片20140812092514.jpg



「鹤鸣山上把道传」
张道陵与弟子沿剑门古栈道入蜀,选择鹤鸣山为修道、传道场所。瞭解到传教需有理论,张道陵定太上道祖降世为老子所写的道德经为圣经外,更撰写「老子想尔注」来重新解释道德经,首次正式提出要创立道教,并撰写二十四篇道书,阐述教理、教义、组织、制度、养生、修炼及神灵系统。张道陵也要弟子确定入道的目标,外是济世度人,内是得道成仙;因为,不管日后能否修炼成仙,都可以延长生命,通过修道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在本身的行功立德方面,张道陵成绩在东汉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到达新境界。太上道祖授张道陵「正一盟威秘籙」、「三清眾经」、「符籙丹灶秘诀」、「三五斩邪雌雄二神剑」、「阳平治都功印」,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七月七日又授「正一盟威妙经」与「三天法师正一真人」的称号。

图片:QQ图片20140812092518.jpg



青城山治鬼降魔
张天师在鹤鸣山建立基础后,到青城山修道与传道。现在的古常道观便有张天师修道的天师洞,周围有张天师当年治鬼降魔的遗跡,如掷笔槽和降魔石。不仅在青城山,张天师还到蜀中其他地方阐教,用道法道术收服巫师、为人民开盐池,更重要的是用章符救人民。


章符救世
东汉汉安三年(公元144年),蜀地瘟疫流行,不少人死亡,张天师和弟子用灵符、施法水、念神咒、写奏章,救治人民,获救人多,张天师的影响日大。除了救病,张天师还救人民的心。因为疫瘟肆虐是天谴人间,恶疾缠身是业报个人,张天师要人根除受疫神打击的原由和重病夺个人命的原因;教化人民,信仰道教,洗革身心,迁善改过,避过祸患之源。
例如张天师为病人写「三官手书」三份,一份投进山顶石隙,送达天官,一份埋在地下,送达地官,一份沉入水中,送达水官;内容说弟子受疫灾,难以医治,诚心懺悔,祈愿太上老君、诸君丈人及天地水官削除前世今生罪业,使病人恢復健康,改过自新,重为道民。
当时入道的人,须交五斗米,所以被称为五斗米道或是天师道。教民有数万人。

图片:QQ图片20140812092521.jpg



创立二十四治
在蜀中四处传道,张天师建立以阳平治为首的二十四治,以祭酒为领导人,带领道民修道。「治」即是现术语的教区,而治的意思是期望教区内的人和平地生活,不受政治与战争所侵害,二十四治是应二十四节气,便可遥远指挥。
张天师又在治推广「靖(静)室」,让道民在内精思懺悔,到了道民在靖室内修道,便授予道籙,以区别道民的层次。道籙的初衷是戒除道民的情性,用神灵的力量来教化,祛除先天业根,鼓励他们不断修道,由凡登仙。道籙还可告戒道民,不可褻瀆神灵,因为道籙上除了道民姓名、道号、师承及道阶外,还有诸天曹官属吏佐的名字,道民经过虔诚修炼,就可请天兵天将,借神灵的力量对付妖魔鬼怪,还可延年益寿。
张天师还制定法服,让道民穿上,与一般人有所区别,能自觉到遵守教规,并以此为模范,感化其他人。更严格的是,张天师还设立道诫(戒),使道民防非止恶,进善登仙。如犯诫者,要到靖室悔过反省,或罚修路一百步。

图片:QQ图片20140812092525.jpg



在蜀地的基础巩固后,张天师在全国的神仙胜境,定立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让其他地方求道之士修炼,同时也扩大道教的影响力。
其实,张天师在传道的工作建立可大可久的根基后,已把重要事务交予儿子张衡处理,一方面锻炼张衡,另方面与夫人继续修道。到了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九月九日,张天师把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亲手交给张衡,正式把传教大权传授长子,并嘱咐直系无人继承,纔可传给旁系,不是张家宗亲不能传,确立正一派的传承制度。
张天师留下道教的典章制度、法符神咒,便与夫人、弟子王长和赵升驾祥云升天,时年一百二十三岁,尊称为祖天师。
后来被元世宗封为嗣师的张衡天师告戒后封为系师的张鲁。要继承祖天师遗志:「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周行天下,除妖孽之为民害者,是以亲遇圣师,建立大教。嗣我教者,非诫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君,非孝无以事亲。汝其遵守成训,勿替引之。」

图片:QQ图片20140812092531.jpg



创教史有现实意义
张道陵天师以天地为心创教的一页光辉史,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数年来香港人为遏止禽流感,滥杀鸡只与其他禽类,内地人为了口腹之欲,残杀野生动物,致禽畜之灵向天庭控诉而施瘟疫,香港遭遇严重打击,人心惶恐,不少人不知道瘟疫是业果,或是瞭解后乱投药石与受诬骗用小法护身,致更陷恶境。道门中人因而应以张道陵天师为师,宣扬正理,说明道门施济不论金钱。用正法救人,度苍生向道。不仅求一己一门一派的腾升,还要度苦海生民得超脱。
(志心顶礼恩师-陈应伟道长)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