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佛慈悲我获得了“社区居民”勋章。现在有2个勋章啦,赶紧去领勋章,比比谁的多!查看

2013-10-18 11:29 来自勋章

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 莫做亏心事,多为子孙积点福,否则报应难逃!后悔已迟!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莫道」指不要认为因果报应看不见,是看得见的,你做了善事得福报。「远在儿孙近在身」,就是一... 全文

2013-10-18 11:27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二章 《玉历宝钞》流传的经过 第一节《玉历宝钞》如何传下世间 《玉历宝钞》的传出,是由一位贫穷修持,却极有道行的修行者,名叫淡痴。以下是他所经历的真实故事。 时间是在太平年间,庚午年秋天,九月重阳节戊辰日。淡痴独自一人登高山,漫步游览于苍茫的山水之间。在不知不觉间... 全文

2013-05-25 17:27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教化幽冥世界众生的地藏王菩萨,在他诞辰的那天,十殿阎王和其他各方神明,都来向菩萨参拜祝贺。 地藏王菩萨大发慈悲地说:“我凭着慈悲的愿力,要来救度众生。每逢诞辰日都会降谕,赦宥或减免各鬼犯的罪刑,放他们往生六道。无奈世间的人,行善的人太少,作恶的多,这个去了,那个又来,救度... 全文

2013-05-25 17:22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人没你混的好,但是也有很多人比你厉害多了。所以如果你没有那个资本的话,就不要看不起人,包括那些没你混的好的人们!    要尊重任何一个人,不管他们生活的多么差,不管他们生活的多么"低级"。哪怕是一个精神病人或者是疯子,也不要轻易去厌恶他们,就算他们的精神再不... 全文

2013-01-26 13:16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十一章 佛法实践 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6年,示生在这个世界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以太子身份出家成道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佛陀教法在后世的流布,其根本目的是要救度众生,使众生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如果脱离了实践,只能给大家一个言辞的说教,或是一个美妙的向往... 全文

2012-12-05 08:33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种豆岂生麻善恶如无罪福报,圣贤岂肯信服它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严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恶是梨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梨头年年换,未见田中换烂泥恶恶恶 要他恶 如不恶 刚刀白刃哪里落骗骗骗 要他骗 如不骗 世上牛马谁去变... 全文

2012-11-07 13:01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珍惜生命请勿杀子堕胎》——净空法师主讲点击下面网址观看http://www.fodizi.com/fofa/list/5742.htm

2012-04-08 13:15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十章  忏悔业障 忏悔文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一、忏悔的方法   一、作法忏 作法忏就是依靠着一定的方法,来发露自己所造的恶业,藉着方法的运作,而达到忏悔灭罪的目的。譬如:出家五众——比丘、此丘尼、沙弥、式叉摩那、沙弥... 全文

2012-02-09 13:08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一切果报都是相对应的,如施舍得财富报,心怀慈悲得广受敬爱报,性情平和、心地善良得相貌端正报,性行残暴得丑陋及其它种种恶报,救人或动物的性命得长寿健康报等等。      有仁慈心的人自然处处受人欢喜,做事顺利。而心胸狭窄、刻薄寡恩的人处处碰壁、事事难以如意,甚至有一些连子女都没有,... 全文

2012-01-14 14:45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为了方便桂平的善男信女恭请经书,本处有各种经书、善书免费结缘流通,详细地址:桂平市桂贵路菠萝坑往贵港方向再过一个路口,即泰和宾馆路口,店名:文香堂。欢迎桂平市的善男信女前来恭请经书。南无阿弥陀佛! 全文

2012-01-13 23:42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九章 心怀宽容 宽容,就是宽广的包容。因为宽阔广大,所以,才足以包容。包容那清净的,也包容那污秽的,包容善,也包容不善,就像宽广的大地,不拒清净污秽;也像浩瀚的大海,不拒百川细流;更像无垠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不摄。所以,要能成其“宽容”,就必定是无垠宽阔广大。我们的心灵本质,... 全文

2011-12-19 09:47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八章 虔诚祈祷 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验的比例上考察,佛教远比其他神教的祈祷功能,更显著、更有力、更可靠。 祈祷的原理,是以祈祷者的心力──由强烈的信念所产生的一种超自然的精神统一的定力,去感应被祈祷者(如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自己的定力与佛菩萨的愿力... 全文

2011-12-15 14:02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七章 命运浅说 一个人“命运”的形成,是由于过去的“业力”和今世的“个性”,交织而成。很多命运(或业力)上“注定”要发生的事,常常是藉着个性里的一些特质而显现,好的命运,常藉着良好的个性特质而显现,不好的命运,常藉着不良的个性特质而显现。因此,与其说,个性造就一个人的命运,不如... 全文

2011-12-10 10:07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六章 防范意业 意有三种恶业,即是心里对于外境,起贪,起嗔,起痴。看见人家的好东西,动了觊觎的念头想占有它,榨取它,据为已有,以填欲壑,这叫做贪;如果贪求不得,妄想不成,恼羞成怒,大动肝火,妒恨他人,这叫做嗔:我们研究一个人的心理,到底他怎么会起贪起嗔呢?原因是在于愚痴。愚痴的... 全文

2011-12-08 12:22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五章 善护口业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说善言能令人心生欢喜;口出恶言,除了令人生恼,还须自受恶业苦报。口过有四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为人处世要经常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这四种过失,如果有,马上就要惭愧、忏悔、改过,否则口业不清... 全文

2011-12-07 13:40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四章 清净身业 一、慎勿杀戮 宋朝的黄山谷,曾作了一首“戒杀诗”,诗曰: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元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看如何?这首诗,以简短的字句,如当头棒喝般的表达了一个非常重要,但常为人们所忽视的事实和观念,那就是:所有的动物,不管... 全文

2011-12-02 08:14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三章 全息网络 一般人常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如果没有直接的去从事某事,自己就不需负任何的责任,其实,如果从广泛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或甚至整个世界都是一体的,每个人和其他人都有某种的关系存在,换句话说,整个世界或社会,可以说就像个错综复杂且牵缠着的“全息网络”,每个人都是这大网... 全文

2011-11-30 08:56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第二章 因果轮回释清净编辑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所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 一、因果概论 我们凡... 全文

2011-11-29 10:33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认识因果释清净 编辑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已与中国文化融然一体。 而我们却对佛教一无所知, 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和偏见。 你想知道佛教怎样看待世界和人生吗? 你想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吗?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吗? 你想获得人生真实的... 全文

2011-11-22 09:01 来自版块 - 宗教文化

最近来访

(4)
全部

Ta关注的人

(1)

返回顶部